贵州民族研究
    主页 > 综合新闻 >

贵州生态环境与应急安全技术创新中心落地普定

来源:人民网-贵州频道

近日,贵州民族大学与中国科学院地球化学研究所联合成立的贵州生态环境与应急安全技术创新中心正式落地在贵州省。定县。

据了解,中国科学院地球化学研究所长期在岩溶地区开展研究工作,拥有矿床地球化学和环境地球化学两个国家重点实验室。目前,中国科学院普定岩溶生态系统观测研究站已成为国家野外观测站和岩溶研究前沿阵地。培养了众多国内外岩溶生态环境领域的优秀人才。文明建设、脱贫攻坚、乡村振兴作出了重要贡献。中国科学院地球化学研究所党委副书记戴凯杰表示,希望借助此次合作共建中心,各方加强合作,努力把贵州生态环境与应急安全技术创新中心是普定的又一亮点。

科技创新中心揭牌。贵州人民大学宣传部供图

普定县委书记陆青说,普定站位于普定县沙湾村。经过多年的不懈努力,现已拥有良好的生态环境。依托中科院地球化学研究所和贵州民族大学强大的科研能力,预计科技创新中心将持续把握环境承载能力和发展问题。普定县还将继续加强和支持科技发展。生态建设创造优质基础。

在安顺市副市长王文学看来,“贵州生态环境与应急安全技术创新中心”的合作共建是非常必要和重要的。希望贵州民族大学、中科院地球化学研究所、普定县共同努力,集人才培养、科学研究、服务社会于一体,真正将论文写在祖国的大地上。共同建设美丽祖国和美丽中国。

贵州民族大学校长王林表示,贵州民族大学要努力成为民族地区人才培养的摇篮,成为贵州高质量发展的智库,成为贵州省民族文化传承的开拓者和开拓者。锻造中华民族意识的助推器,争当服务贵州省发展战略的排头兵。科技创新中心的建设,为学校服务地方建设打开了新窗口。希望中心在发展过程中融入国家和贵州省“十四五”规划,充分发挥“人力”、“智能”优势。携手共进,为高质量推进生态文明建设作出新的更大贡献。

会上,中国科学院普定喀斯特生态系统观测研究站副站长彭涛、贵州民族大学建筑与工程学院院长王林,分别汇报了相关工作。双方就共建贵州生态环境与应急安全技术创新中心进行了现场交流讨论。会后,与会人员参观了普定站科研基础设施和科研地块。 (贵州民大宣传部)